咨询热线:
联系我们

概述宜宾学院体育学院是在原宜宾师专体育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系在1995年成立时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科,2001年7月学院升本,第二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2010年3月启用体育学院名称。建院(系)的时间虽然只有十五年,但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原宜宾师范时期的(1978年)体师班,以及1978年宜宾师专建校招收第一届学生时就开设有公共体育教学。因此,在办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特别是在培养合格体育师资方面形成了一套较科学的培养方案,多年来为宜宾乃至全省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学院机构设置有院行政办公室、院党总支办公室和五个教研室(理论、田径、球类、综合和公体教研室)。体育学院现有标准田径场一个、游泳池一个、网球场一片、体育馆一座、室外篮排球场若干个;并建有室内体操房、健美操房、乒乓房和健身房,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解剖学和生理学实验课是依托宜宾学院实验中心人体解剖与生理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宜宾学院体育场地设施齐备,能满足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近年来,体育学院通过培养和引进,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学历结构。目前体育学院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11名,讲师20人、助教5人;有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3人;有国家级裁判2人,国家一级裁判8人,国家级健美操指导员1人。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0岁,39位专任教师分别来自八所高校。因此,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都较为合理。体育学院在15年的建设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院办学宗旨“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学院发展的全局、坚持依法治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立足宜宾、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努力把体育学院建成在川内同类高校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办学单位。体育学院办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胜任初等以上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体育教师;培养能从事体育管理、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学院领导体育学院院长:赵丽萍(教授)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晓祥(副教授)体育学院副院长:沈富春(副教授)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甘贤雪(副教授)院办公室主任:胡毅(副教授)院团总支书记:熊扬名(讲师)院办公室副主任:陈锐(讲师)院教学秘书:串凯(讲师)专业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一、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胜任中等以上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能从事体育管理、指导社会体育工作和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二、基本要求学生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学习后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坚持以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高尚品质。2.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力求做到教法科学化、示范规范化;初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从事体育活动时身心变化的规律,以及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师及基层体育工作者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组织运动竞赛、裁判、场地器材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初步具备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借助外语词典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4.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达到一项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或通过一项二级和一项三级裁判员等级考试。三、主干课程及简介(一)通识基础课程模块(48学分)通识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和就业指导。公共选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正确的审美观、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达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而开设的。学院提供了约120--16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要求必须选修12学分,并建议理科学生选修4学分的文科课程。(二)应用基础课程模块(60学分)应用基础课程主要由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构成。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要求学生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各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重视对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学习,各门课程切实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的组织与教法、作业与讨论,达到会讲、会做、会教,并有所创新的要求,把育人工作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应用基础课程有: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田径、篮球、体操、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书法、教师礼仪等课程。